宗教法器:僧人为何要敲木鱼?

2023-05-10 14:56:27

僧人为何要敲木鱼?木鱼还有这样的传说(摄影:寂戒法师)

寺院中的木鱼

木鱼原是由汉传创造并推广使用的法器。在的典故中,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在的赞诵活动中,木鱼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寺院中的木鱼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木鱼,雕刻成鱼形或龙头鱼身形。这种长木鱼往往悬挂于斋堂或库房廊下,作为集合僧众之用。因为它与民间乐器“梆子”的形制、发音都极相似,所以称为“鱼梆”。又因为它常常是在斋饭时敲击,所以也叫做“饭梆”。在寺院中,长木鱼大都是头向山门悬挂的。

另一种是圆木鱼,形状类似于一边塌陷的馒头,高的一端挖空成青蛙嘴,矮的一端浅雕成二鱼或二龙戏珠状,尾部盘绕于木鱼的腰身之上。圆木鱼是在僧众赞咏诵经时,敲击拍节,以调和音调和节奏的,同时也可防止大家昏怠,以时时振奋精神。所以,木鱼在敲击时要轻重缓急平稳恒定,富有节奏感,根据需要,由缓入急,逐渐加速。

寺院中的圆木鱼大小不等,有各种规格。一般大些的圆木鱼都是放在案上或架上敲击的,小些的圆木鱼则是用手执持敲击的。小圆木鱼的敲击手法是:不敲的时候,双手捧持,鱼椎在外用两食指和两拇指夹住,其余六指托住鱼身;敲击的时候,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执鱼,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执椎,鱼椎头和鱼身头向上相对,两手如合掌,称为“合掌鱼子”。

木鱼的传说

木鱼始于什么时候,它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形制,它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在佛经中,有一个著名的“鱼腹儿”的故事,说的是:在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族里,有个孩子叫做薄拘罗,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后母非常刻薄,经常虐待他。有一次,后母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把他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进了腹中。这条大鱼被一个渔夫捕捞了上来,拿到市场中去售卖。恰好薄拘罗的父亲买下了这条大鱼,拿回家中,准备烹煮。正要用刀剖鱼的时候,薄拘罗在鱼腹中唱言:“愿父安祥,勿令伤儿!”他的父亲赶紧轻轻割开鱼腹,把他救了出来。据说,薄拘罗后来历尽种种磨难,,享年一百六十岁,成为世界“长寿第一”。

这个故事传到中国以后,被演绎成了另一种版本。故事的情节基本一样,只不过说成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时,途经蜀地,遇一长者,到其家化斋。长者之子被后母陷害,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恰好那天玄奘大师偏要吃鱼,长者只好出去买回了一条大鱼。在剖鱼的时候,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儿。玄奘大师说:“这正是此儿夙愿把持佛律中不杀戒的因果报应,所以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说:“那怎么样才能报答鱼恩呢?”玄奘大帅告诉说:“鱼为救孩而牺牲,应该用木雕成鱼形,悬于佛寺之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

在中国中,关于木鱼的来源还有一个版本。《增修教苑清规·法器门》中记载,古时有一比丘,违背师训,毁坛戒法,所以死后不仅转生为鱼,而且在鱼背上还长了一棵树。海水中,波涛滚滚,鱼背上树摇不止,皮肉撕裂,鲜血涌流,这条鱼终日痛苦不堪。后来他的师父渡海时,他兴风作浪,并对师父说:“以前你不教导我,才使我得到了堕生为鱼的报应,所以我今天要报此怨。”帅父问他姓名,鱼答后,师傅恍然大悟,知道了此事的因果缘由,劝其忏悔,。后来师傅梦见此鱼,,已脱鱼身,嘱将鱼身上的树术供养僧众,以亲近三宝。师父醒后,果然在海边看见鱼尸上的树木,随即将其刻成鱼形,悬挂于寺院之中,按时敲击以警示众人。

这些传说都很有警示意义,不过木鱼的真实意义,还应依据《百丈清规》中所说的那样:“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也就是说,僧众在诵经时之所以要敲打木鱼,原因就是因为一切鱼类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的,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不管怎样,木鱼的产生,是用来警示僧众勤习佛法,日夜诵经,消释懈惰,以觉悟成道的重要法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