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先生星海音乐学院讲座(二)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

2017年9月27日,时值星海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之际,田青研究员受邀前往讲学。在学院音乐博物馆“音乐思想讲坛”系列讲座中,田青先生做了两场精彩演讲,分别是“大千世界说非遗”和“文艺评论ABC”。今日思想馆将其中的一场讲座录音整理如下,请诸位没能在场聆听的观众们在文字中感受田先生为我们带来的有关非遗工作的观点、态度和精彩故事,以及对音乐艺术评论的一些真知灼见。


                                           

续前文


我刚才讲,先进技术往往会毫不留情地取代旧技术,现在北京有了共享单车,但几天以后好几百辆车被人扔进了河里,我心想这些人怎么这么坏,把车扔掉?后来有人告诉我,警察了解到破坏共享单车的一种是修自行车的,一种是卖自行车的,他们没生意了,共享单车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开始滴滴打车一出现,开出租车的人都在骂,马云一出来,零售商也都在骂是一样的道理,这就是科学技术冷酷、没有一点人情的地方。而艺术则不然,只要是好的艺术,成百上千年后仍然会打动你。现在读唐诗宋词,你不觉得它好吗?莫言写得再好,获诺贝尔奖,也代替不了《红楼梦》。艺术是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个概念的,就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存在样,发展是另外一些人的事。

 

当年我在青歌赛的批评,没想到说出了很多人意识到了想说,却没有机会表达或者无法表达的一种观念,所以第二天很多人写信、打电话到中央电视台,说那个戴眼镜的评委说得好。我研究了20年宗教音乐,没人知道田青,在中央电视台批评罐头歌手,结果一下子从此让很多人知道还有一种人叫音乐学家。杨先生这么伟大,有多少人知道杨荫浏?但现在不同了,我们音乐学家也有发声的可能了。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艺术评论、音乐评论也要通过我们的思考,让艺术尽量地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当然批评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事。

 

同时,借助传播媒体,音乐评论和音乐批评可以把我们的声音扩大很多倍。过去我写的文章在《音乐研究》上发表,读者才有多少?在座的都不看,更别提老百姓了。《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在座的同学们每期都看吗?你们也不看,但电视就不同了。现在网络又超过了电视。有一次,龚琳娜找我,说她的夫君老愤怒,有个叫高晓松的,天天在网络上讲中国音乐没有高潮,中国音乐没有这、没有那,对中国音乐全是贬低。一个中国的音乐家高晓松在骂中国音乐,让一个老外愤怒了,说你怎么这么讲呢?你自己不懂中国音乐,没听过中国好的音乐,也不懂多少,就说中国音乐不好。据说老锣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很高,超过电视。所以做艺术批评、音乐批评,媒体太重要了。好在现在的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了音乐批评的发言权,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发挥音乐批评的责任,这就需要指导了。

 

                              龚琳娜与其丈夫老锣


第一是音乐批评的目的和现状,刚已讲完。第二是文艺批评的标准,这点很重要。文艺批评一定是有标准的,那么标准谁定呢?中国现在可知的、最早的音乐批评家是中国一个伟大的哲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在今天过生日。我们先为孔老夫子鼓鼓掌好不好?(众鼓掌)今天在宝岛台湾,,是他们的教师节。当时在齐国,音乐批评的对象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是《韶》乐子在齐闻《韶》,孔子听了这个音乐以后,发表了我们音乐史上最早、最简练、最准确,同时也影响深远的音乐批评。他说《韶》乐尽善尽美。于是他就给我们提出了文艺批评、音乐批评最重要的两个标准,一个字叫,一个字叫,一个指的是内容,一个指的是形式,批评要从这两方面去讲,内容和形式缺一不可。

 

为什么《韶》乐尽善尽美?大家都知道,尧、舜、禹,都把皇位让给了贤人,这太了不起了,只有传说中有。因为真正的禅让大家没有考证,也无法考证,。?还是那句话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在有些国家是暴力推翻,有的国家是竞选失败,反正没有人会自己让给别人。但是《韶》乐就歌颂了这么一种精神,不管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文人的一个理想境界:大公无私。所以尽善矣,又尽美矣。箫韶九成,形式复杂,有9个段落,由当时的吹管乐器箫来伴奏,所以尽美又尽善。

 

那么《武》呢?讲的是武王伐纣的事情,,所以孔子认为不“善”,但虽然是征战,他也拿舞具、羽毛、盾牌、斧子,形式上有它的美。这样的例子,“在齐闻《韶》这件事就给我们定下一个标准,就像我刚讲的,评价一个音乐作品,要从这两个方面去看。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继承孔老夫子的这个标准。

                                                     

孔子之后,在春秋之后一直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文艺批评达到了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着迷、令人惊诧甚至令人神往的年代。中国的各艺术门类在这个时候各自独立,都出现了自己领域的大家。尤其竹林七,阮籍、嵇康等,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士人留下了千古不变的魏晋风度与魏晋精神,说文人要留得一点狂,要有一点精神,魏晋时代的文人至今是榜样。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原来的老院长李希凡曾经主持过一个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就希望打通音乐史、美术史、雕塑史等各艺术门类史,我就负责魏晋部分。

 

魏晋时代的文艺批评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从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为中国的文艺批评竖起了一座座高峰。包括刚才我讲竹林七,他们说口不臧否人物,但是他们的那些批评,真是彪炳千秋,今天读起来仍然“令人神往”。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非常了不起。同时,这个人长得什么样呢?《世说新语》里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说他站在那儿,像一棵松树一样,喝醉了,咣当一下躺在那儿了,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这是男神呀!而且,到刑场之上,生死关头,在和生命告别的时候,他不但保持了一个士人难得的尊严,还弹了一曲《广陵散》,《广陵散》于今绝矣从此,“广陵散”三个字就成为一个失传艺术的代名词。但是《广陵散》一直流传到今天,《神奇秘谱》里就有。我强调的是批评者的人格和精神,我们有了标准就能评判艺术了吗?还不行,还得有必须具备的素质。

 

音乐批评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第一,要有艺术批评的愿望和热情,真的要做音乐批评,就得有像阮籍等竹林七身上所发扬出来的那种独立的人格和精神,那种理想主义,那种是非观和道德感。也就是说,要想做一个好的音乐批评家,你首先得是一个好人。但是我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因为相当于什么都没讲,可以用在好的歌唱家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对,但音乐批评不同,佛家讲三业:身、口、意,这个口业很厉害,你有口,想说话,会影响口业,尤其臧否人物,会影响很多人。如果你心术不正,或者是坏人,这种音乐批评那就是放毒气。所以,首先,你要有理想主义,要有道德感,要坚持你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你才可能做音乐批评。


竹林七贤


大家认为我们今天有好的音乐批评吗?有,但是太少了。绝大部分的,尤其在媒体上我们能看到、读到的音乐批评,多半说的都是好话,是表扬。当然表扬需要,好的不应该表扬吗?包括这些年我推出一些好的歌手,比如左权的羊倌石占明,云南唱海菜腔的李怀秀、李怀福,还有索朗旺姆、左权盲宣队。见到好的歌手,我会尽我所能给他们创造条件,带他们走上更广阔的舞台。我刚才讲,该批评批评,该表扬表扬,但是不能不好非说好。现在很多的文艺批评,有的是出于商业利益,比如新编的舞剧上演了,请几个评论家写评论,一个字多少钱,这些人都昧着良心,挖空心思说怎么怎么好。这样一种批评,是百分百出虚恭,但非常悲哀,我们现在大部分艺术批评是这样的。当然也有一种纯负面的批评,多见于自媒体,网络上,看到什么自己不喜欢的,就狂骂,这都不是艺术批评。艺术批评除了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更重要的,还要有发现艺术价值的敏感性,敏感性从哪儿来?你怎么能够发现一个值得表扬的东西?或者你来发现一个值得批评的东西,背后是你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这点很重要,你要认真学习,不能随便乱说。

 

那么有了独立之精神,有了对艺术的敏感,有了能够进行艺术评论、艺术批评的专业素养,当然还得有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否则不能把你的思想落成文字和讲演,更不能打动别人。最后还有一个,也是一个做音乐评论的人应该时时提醒自己记住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于公心,要尽量做到客观和公允。批评不要一棍子打死,表扬也不要表扬上天。我现在能做到了的,第一条做的比较好,包括我批评罐头歌手,我首先想到的,这不是歌手们的问题,也不是老师的问题,先替他们讲清楚。我讲的也是一个根本原因,即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和一种对科学的迷信,我是从这里找原因,这不是一个人的原因,所以要尽量做到客观、公允。有时候表扬一个人可以表扬到天上去,比如我表扬赵宋光老师,就容易用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词来表扬,但这都是很真诚的。他是我们的国宝,是音乐界的骄傲,是当今音乐界唯一的哲人、思想家,我认为不过分。可是有的人可能认为你是不是过分了,但这没有办法。

 

我还要强调一点,作为一个音乐批评家,也是人呐,人是有感情的,对于我爱的人与作品,就可能用我能够想得到的最准确的词来讲,别的人可能觉得过分,但是也没有办法。就像爱情一样,是没道理的。所以作一个批评家很难,我刚刚讲了客观、公允,接着又讲感情,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真理,作为一名文艺批评家,迄今为止我是不合格的。但是我命特别好,命运给了我一个机会,能够把我的声音扩大,并且传得很远。那么我作为一个批评家,我的这些毛病,包括有时候不够客观,有时候感情泛滥,但在我出于公心、没有任何私心的情况下,我的这个毛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的特点,改也改不了。有很多批评家不具备这个特点,他们过于理性的时候,往往不能够打动人,不能够让别人接受他的意见,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希望我们作为一个批评家,既要努力地做到客观公允,同时也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冷血动物,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表面上公允但私心很重的一个人。有人说,我是客观的、公允的,说出的话都是冷冰冰的,其实一点不公允,他心里只有自己。

 

昨天我找了一段视频,这是我作为一个批评家最不成功但是影响最大的一段视频,在青歌赛上。木卡姆申“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已经有土耳其等中亚国家申报成功了,那么我们再申报还有可能吗?当时我们经过严密调查,最后欣喜地发现中国的木卡姆是世界上保存最丰富的,而且有地域特色,有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还有已经上升为宫廷音乐的十二木卡姆。


在十六世纪的莎车,当时叫叶尔羌汗国,有一个王妃,据说非常美丽、智慧,叫阿曼尼莎汗。她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诗人、音乐家收集、整理民间的木卡姆,所以十二木卡姆的歌词非常文雅,即使是翻译,也令人感动。当年申报时,这个申报书的原稿是由周吉起草的,他是江浙一带的汉族人,但他十八岁就到新疆歌舞团拉小提琴了,然后就一辈子爱上了新疆,爱上了木卡姆。他利用在新疆生活多年的机会,跑遍全疆研究木卡姆。维吾尔族人佩服两个汉人,这两人的维语说得好,一个是王蒙,一个是周吉。王蒙是作家,周吉就是音乐学家。周吉对木卡姆的研究,是超越了地域的。所以周吉写的申报书,是他在病中完成的。木卡姆成功申报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周吉功不可没。一个音乐评论家,要想评论木卡姆,首先要研究木卡姆,知道它的旋律怎么美,它的结构如何复杂,它的歌词如何典雅、如何生动,这是文艺批评家应该做的。


 周吉先生肖像


但是在青歌赛上,我们又遇到了不一样的声音,说木卡姆嗷嗷乱叫,根本不是唱,根本不符合所谓的科学唱法,你们又不懂维语,为什么给他打高分?从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做了一个简短的音乐评论:

 

我每次听你们这个热情如火的音乐,我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前几天吴雁泽评委在点评时说了一句话:“希望歌手们不要急着用喉咙唱歌,用嗓子唱歌”,很多歌手不懂,不用嗓子用什么?你看看他们,他们是用灵魂在歌唱,用生命在歌唱,用全身的细胞在歌唱!曾经有观众来信问我们,说“少数民族的歌手,他们唱的语言你们不懂。你们怎么给他打分?”我也请你们想想,你不懂他的语言,但你听他们的音乐,不激动吗?我刚才忽然想起中国古人讲的一句话:“读《陈情表》不流泪者非孝子,读《前后出师表》不流泪者非忠臣。”我真想说,听木卡姆不感动者非艺术家!

 

刚才李松评委讲到新疆的蒙古族音乐时,提到我们的一个老朋友梁树年我今天听到木卡姆的时候,还想提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新疆优秀的、杰出的音乐学家周吉。我们今天拿着的所有木卡姆的乐谱都是周吉记录整理的。他是一个南方人,17岁入疆,在新疆生活了半个世纪,这个江南的汉子最后一脸大胡子,已经变成了一个维族的老者。他把他的全身心,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新疆,献给了木卡姆。,周吉用全部的身心在做,我知道他在医院都在整理乐谱。今天木卡姆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吉立了大功。这个文本就是他写的,我跟他一起在新疆,我亲眼看到南疆的那些农民朋友,在大路上,在巴扎上,看到这个汉族的老汉都叫他居玛訇,他们叫的这个名字是把这个汉族人当成自己的亲兄弟。

 

今天木卡姆能够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能够在央视舞台上展现,尤其能得到很高的分,我想周吉的在天之灵会欣慰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死了,请用木卡姆为我送行”。昨天是5月6号,是周吉逝世两周年的日子,我想假如我们每一个在新疆工作的人都能够像周吉一样爱我们的兄弟民族,爱咱们的文化,而且能够用他们的文化和他们做深厚深刻的交流,并且得到他们尊敬的话,我们新疆各民族的友谊也一定会像木卡姆的音乐一样热烈、真诚、奔放、丰富,感天动地,万年永传!谢谢!


 田青先生激情点评“新疆木卡姆”


周吉逝世前,晚上喝了一顿酒,第二天9:00在中国音乐学院上课。学生们一直等到9:30,他也不来,学生就到他的住处去找。到了后敲门没人答应,开门一看,他躺在地上,没有任何痛苦的神情,就是喝多了。他好像是要去开电视,从床上滚下来就这样走了。他的墓碑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木卡姆为我送行。后来他去世以后,,包括在中国音乐学院当院长的赵塔里木,我们拿公款给他出了一本书,后来我们一起掏钱给他出了一本大家回忆他的书,就叫《木卡姆为你送行》。今天就讲到这里。



录音提供:屠金梅(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录音整理:别承红


 


本文系本刊首发

引用转载请注明转自“田青思想馆”微信公众平台




                   



本期


文编:小别

美编:晓晨

审校:泠然

                                                

                                                                 

精彩文章回顾

点击即可查看文章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

古琴的人文精神

科学、宗教、艺术——兼谈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

是什么

阿炳还活着——听山西左权盲人艺术团演唱

听田青委员讲『非遗十年』

阅读死亡

哭周吉

田青教授在民族民间音乐周上的主旨演讲

歌者为谁而歌

昆曲等你六百年

田青:谁说“非遗”文化一定要发展

没听过李娜的《苏武牧羊》,别再说自己爱好音乐



主编 / 泠然

编辑 / 黎黎 晓晨 小别 潘江




关注非遗 保护传统

田青思想馆与您携手同行



Logo中红色印章由刘桂腾老师篆刻,

本刊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厦门西洋乐器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