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第90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颁给了《魅影缝匠》,影片中设计师Woodcook因其一生挚爱于为女人们制作漂亮的衣服而不能自拔,即便爱上了自己的缪斯女神,仍然是服装与爱情、生活交织在一起,对于时装越陷越深。反观现在诸多服装设计大师,也是生活和设计分不开,因为他们认为时尚就是生活,而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就是时尚。
《魅影缝匠》中设计师Woodcook与妻子Alma之间的关系更像是设计师和模特的关系
事实上,从人类文明开始,有了阶级、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时尚也就有了。道家老子曾说“甘其食、美其服”,说的就是人应该热爱时尚的倡导,时尚不仅是直观的衣服、配饰,更深刻的应该是时尚与历史、社会那密不可分的关系。
1533年的某天,欧洲北方某地,一位大使、一位外交官两人相遇,两个上流社会的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贵族身份,找了一位名叫荷尔拜因的画家,帮他们画一张“摆拍”的画像。为了达到他们炫耀的目的,画面中都是当时的稀奇摆件,地球仪、望远镜、乐器、测量仪等等,但这里面最炫耀的当属左边大使的那套夸张的衣着,宽大的黑色皮草、红色发亮丝绸圆领衬衣以及胸前黄金挂饰,都是当时贵族的标配。大使那宽大的肩部、结实的手臂以及挺起的胸部不是去健身房练的,而是里面加了棉絮的填充,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男性抛开了宗教的束缚,愈发要表现出“自我”,这种在衣服内衬里塞东西的做法就是男性表达“扩张”欲望的个性,这是文艺复兴后欧洲世界对于自由的疯狂表达,即便今天看来这种做法十分幽默。
荷尔拜因代表作《大使们》
时尚不仅是随波逐流,有时也是一种自我认同,跟风学时尚与主动识时尚是完全两个程度。东晋,某日清晨,二位贵族小姐坐在铜镜台前梳妆打扮,一位侍女帮一位小姐梳理发式,一位小姐自照镜描黛眉。极其安静的清晨,地上摆放着的仓具里面都是最好的“彩妆”,顾恺之不愿打扰这份安静,而是默默的在心里嘀咕:“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魏晋的大家闺秀那么爱打扮不是因为需要当“主播”、需要发朋友圈,而是因为爱打扮与礼教是一回事。画面中优雅的三位姑娘已从北京到了伦敦,但那份古老的仪表信条却被封存在古老的中国历史相册里了。
顾恺之《女史箴图》
时尚不会永远让你感到舒服,好多时候时尚就是一种束缚。即便那双高跟鞋很挤脚、鞋跟很高,你仍会微笑的把优雅的姿态展现给周围的人看;即便那件裙子已经勒到自己喘不过气,可是强忍着泪水,也要把裙子套上去。时尚就是这样,有时很不讲理可偏偏却要听命于它。1656年,西班牙宫廷,大师委拉斯开兹作为宫廷画家,正在为国王、皇后画着他已经厌倦的巴洛克宫廷画,突然年幼的公主出现在画面中,身体还在发育的小女孩穿着紧身衣与撑箍裙,这是一种西班牙人自己发明的工具,能够让裙子像伞一样撑开,配合着紧身衣形成纤细腰身、宽大下摆的“完美造型”,这种穿法在16世纪后期开始在贵族女孩中出现,从幼小开始磨合紧身衣与裙撑。小公主清澈且若有所思的看着对面的镜子,看到了和她一样的女性穿着紧身衣和裙撑,也许她也看到了自己一点一点长大后更换裙撑与紧身衣的样子,以及忍者疼痛与变形的身体,在画家面前安然的被画像,直至衰老、死亡在这个华丽却腐朽的宫廷里。
委拉斯开兹《宫娥》
时尚的束缚有时是来自身份的无奈,有时也是来自社会的无奈。社会大众与礼教如同两把戒尺,时刻击打着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连同时尚也是如此。南宋,某年中秋节,三位闺蜜相约到瑶台赏月,带着侍从、手里捧着贡品、茶壶、把玩着茶杯,悠然自得的相互轻声细语。这晚的月亮很圆,但是女子们却很憔悴,“理学”的原因身上的褙子显得格外的淡雅,服饰的H型、齐领、对襟让本来消瘦的身体更加显现出“人比黄花瘦”。女子们提不起精神来并不是因为宋代的江河败落,而是女子低微的身份以及“裹脚”的束缚让她们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她们心理恨“三从四德”、恨“存天理而灭人欲”、更加恨视“金莲”为美的龌龊男性。但这只是恨,无法摆脱,因为这是人们精神上的枷锁,也是时尚的枷锁。
刘宗古《瑶台步月图》
the end
欢迎大家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