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交响曲?
它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套路?
有哪些奇葩而有趣的交响曲大作?
能不能推荐些经典版本?
这篇 干货文 满足你!
▼
1
“交响”到底啥意思?
就是【一起来演奏】的意思咯
“交响”的希腊原文叫Symphonia,Sym是“共同”的意思,Phonia是“声音”的意思,所以“交响”的本义就是“共同发出声音”。如果你目测参与演奏的乐手特别多,需要一个颇具规模的舞台或大厅才能坐得下,那它八成就是“交响乐”啦!
2
“交响乐”就是“交响曲”吗?
【交响乐】的范畴更广
这些都算“交响乐”
如果你正在欣赏的这部音乐作品,是由这样一支大型管弦乐团演奏的,那它基本算是交响乐作品。交响乐作品包含诸多体裁和形式,交响曲是一种有着特定套路的交响乐。如果曲目单上写着“某某某第几交响曲”或者“XXX交响曲”那基本上可以断定它是一部交响曲啦!
3
演交响曲一定要指挥吗?
指挥当然很重要咯
指挥就是乐队的chef
打个比方:作曲家就像是留下菜谱和配方的人,而指挥家是根据菜谱把佳肴烹制出来的大厨,而乐手们就像帮他洗菜、切菜、开火的小帮手们!
不要以为指挥可有可无!每个乐句的速度具体多快多慢、音量到底多轻多重,声部之间的刚柔对比怎样分配更恰当,都需要指挥来决定!
4
演交响曲需要啥基本配置?
【4X4】让你秒懂乐队架构
弦乐组 设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4种乐器,小提琴分第一小提琴声部和第二小提琴声部。
木管乐器组 常用到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这4种基本的木管乐器,有时也会用到短笛、英国管、低音单簧管、倍低音管和竖笛等特殊品种。
5
是不是还可以加很多料啊?
当然是不怕事儿大咯
可以加独奏钢琴
许多交响曲都会添加钢琴作为色彩乐器,比如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但诸如梅西安《图伦加利亚交响曲》和伯恩斯坦《第二交响曲》里,钢琴被置于乐队前,以近乎协奏曲的面貌参与到演奏中。
可以加管风琴
管风琴音量宏大,气氛庄严,加入到交响曲中能产生一种“星空笼罩大地”般的肃穆感。最为杰出的当属圣桑《第三交响曲“管风琴”》,此外科普兰、哈恰图良等人也创作过带有管风琴声部的交响曲。
可以加独唱歌手
当作曲家希望将文学和宗教元素揉入交响乐之中时,就需要有歌唱家来把诗歌或经文演唱出来了,比如伯恩斯坦《第一交响曲》的末乐章,他让女中音在乐队的烘托下深情唱出《》中的“耶利米哀歌”。
可以加合唱团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其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是交响乐史上一座永恒的丰碑,末乐章加入了四位独唱和庞大的合唱团,唱起席勒的《欢乐颂》诗句,传达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境界!
可以什么都有
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真的有达到过上千人的演出规模,无比庞大的管弦乐团,加上七位独唱歌手、两个混声合唱团、一个童声合唱团以及管风琴,令人叹为观止!
6
“交响曲”有啥套路吗?
四个乐章,四个套路
大多是四个乐章
交响曲大多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要采用奏鸣曲式,大多速度偏快;第二乐章通常是个慢乐章,浪漫抒情;第三乐章大多是谐谑曲,风格活泼幽默或玩世不恭;第四乐章通常辉煌壮丽,多采用回旋或变奏曲式。下面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为例:
♪♬
▼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柔板-很快的快板 这个乐章采用了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构成,主部主题具有黑人灵歌风格,副部主题具有斯拉夫特色。
▼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广板 这个乐章以其优美动人的思想主题而闻名于世,在弦乐的微醺烘托下,英国管哀切地吹出“念故乡”的主题,感人肺腑。
▼ 第三乐章:非常活跃的谐谑曲 这个乐章灵感源自印第安舞蹈,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相互辉映,营造出热烈戏谑的音乐氛围。
▼ 第四乐章:火热的快板 第四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刚劲有力的开头立即让人进入热血沸腾的状态,在乐章发展推进时还依次回顾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
7
一定要按套路创作吗?
大师总是很任性的
乐章数可多可少
并不是所有交响曲都是四个乐章的,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只有一个乐章;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只写了两个乐章;斯特拉文斯基写过一部《三个乐章的交响曲》;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有五个乐章,斯克里亚宾的《第一交响曲》则有六个乐章。
柴可夫斯基:我就是要悲到底
普遍情况下,交响曲的末乐章就算不是乐观欢愉的,也应该是激昂磅礴的,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偏偏要悲剧到底。这部交响曲的末乐章灰暗漠然,有一种哀默大于心死的绝望氛围。
肖斯塔科维奇:鬼子来了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首乐章的展开部非比寻常,采用了类似拉威尔《波莱罗舞曲》的变奏形式,重复着著名的“入侵主题”,通过逐渐扩张的配器达到一种类似军队由远及近的声效。
门德尔松:我只用弦乐团
门德尔松年少时期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除了他之后广为流传的5部交响曲外,他13岁时曾一口气创作了13首模仿巴赫风格的《为弦乐而作的交响曲》。这些灵活精美的交响作品,只需要用弦乐队来演奏。
8
交响曲规模越大越好吗?
四大导师为你作答
马勒:当然咯!
1907年,马勒和西贝柳斯这两位交响大咖见了一面,他们谈到交响曲的创作理念,马勒表示:交响曲就是整个世界,什么都可以容纳进去!他的交响曲,无论从演奏时长,还是乐队规模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浩大。
西贝柳斯:不,越精简越好!
在与马勒的会晤上,西贝柳斯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表示:简洁凝练的交响曲,足以呈现动机之间深刻的逻辑联系!他的交响曲,越写越精简,最后一部《第七交响曲》只有一个乐章。
勃拉姆斯:够用就可以啦!
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每首都是彪炳千古的佳作,这位略显闷骚的作曲家身一生都在恪守着一种吹弹可破的“中庸之道”。他非常厌恶布鲁克纳那些过于庞大的作品,戏称它们是“交响曲中的大蟒蛇”。
贝多芬:这个问题重要么?
贝多芬信奉“为了更美,没有什么陈规不可破”,他的九部交响曲在规模和长度上都很随性,这样一位开创浪漫派先河的革命者,在晚年突然又写了一部古典风格的《第八交响曲》,接着又推出波澜壮阔的《第九交响曲》,大师就是这么任性!
9
有哪些伟大的“交响开拓者”?
这可是四位“交响革命家”
俺就是“交响乐之父”
海顿(Joseph Haydn, 1732—1809)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因其确立了交响曲的体裁规范而享有“交响乐之父”的美誉。他生前创作了上百部交响曲,直接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创作,所以有着“海顿爸爸”的绰号。
贝多芬:俺让交响曲人声鼎沸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横跨维也纳古典乐派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的“乐圣”,他的9部交响曲是音乐史上的不朽之作!他以“谐谑曲”取代了海顿交响曲中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的规范,并极大拓展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其巅峰之作《第九交响曲》中首次将合唱和独唱加入交响曲编制中。
柏辽兹:俺用交响曲讲故事
柏辽兹(Hector Louis Berlioz, 1803—1869)十分重视乐队色彩和固定乐思,他的《幻想交响曲》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将音乐、戏剧和文学高度融合,五个乐章均有相应的标题和情景,具有强烈的自叙和幻想意味。对李斯特开创交响诗这一体裁具有直接推动意义。
马勒:俺让交响曲无所不包
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不仅是作曲和指挥巨匠,也是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他的交响曲构思宏伟,篇幅浩大,充满复杂深邃的哲学内涵,在形式上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度,是浪漫主义晚期顶天立地的“交响巨人”。
10
能否推荐10部经典大作呢?
资深乐评人推荐你10部经典交响曲
1. 海顿【第45号交响曲“告别”】海顿第45交响曲“告别”写于1772年,在乐曲的最后,作曲家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人,孤单地继续演奏。据说,此时公爵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2.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维特”】《第40交响曲》是莫扎特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乐思非常活泼,朗朗上口。这首交响曲在19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收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
3. 贝多芬【第3交响曲“英雄”】1803年夏天,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诞生,最终长度仅次于《第九交响曲》,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冲动地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
4. 舒伯特【第8交响曲“未完成”】舒伯特《第八交响曲》可称为作曲家顶峰之作,其中浸透着一种浪漫、悲剧的诗意,与贝多芬的“雄性”相对,是“雌性”的温柔,其中不乏舞曲的节奏。据说1824年送交委约人时,仅完成两个乐章。舒伯特逝世后,《第八交响曲》作为遗作首演。
5. 门德尔松【第4交响曲“意大利”】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作于1831-1833年, 受伦敦爱乐协会之托而作。这部作品在意大利期间创作,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所以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意大利交响曲”。
6. 勃拉姆斯【第1交响曲】被彪罗称为“贝多芬第十”。该作品的创作至少花了14年,而勃拉姆斯自称从草稿到最终完结长达21年。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如此漫长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勃拉姆斯对自己的挑剔,导致他常常毁掉许多以前的作品;其次是朋友和公众期望他继承“贝多芬的遗产”,这一潜在的标准使勃拉姆斯感到自己不能对《第一交响曲》掉以轻心。
7. 马勒【第5交响曲】作于1901至1902年,后来马勒又对总谱进行了多次修改。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小柔板因用于电影《威尼斯之恋》名声大噪,后证实这是一首作曲家向阿尔玛求爱的情书。
8. 布鲁克纳【第7交响曲】是他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作曲家将它献给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其首演是布鲁克纳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成功,给他带来了少有的自信,使得布鲁克纳有勇气在接下来的《第八交响曲》中展开更加惊人宏大的结构。《第七交响曲》因其如优美哀伤的第二乐章名闻遐迩。
9. 柴可夫斯基【第5交响曲】作曲家曾在札记中写道:“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而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克服悲惨的命运,从而表现了肯定生活的思想”。因此,此部作品也被称为是柴可夫斯基的“命运交响曲”。宏大的“命运主题”在第一乐章序奏时以单簧管演绎,在之后也不断回旋体现。
10. 肖斯塔科维奇【第5交响曲】作于1937年,作曲家本人称这部作品是“一个苏联艺术家对于公正批评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他说:“这部作品从头到尾的构思都是抒情性的,在乐曲的中心我看到一个饱经沧桑的人。末乐章解除了前几个乐章的悲剧性的紧张搏动,使之成为生的乐观和喜悦。这部作品分为四个乐章,具有很强烈的色彩与效果。
现在,你与交响乐的距离
只剩这一本杂志书了
▼
1.
第二期MOOK《音乐会观赏指南》(单本)
原价:58元
优惠价:43.5元
2.
过有格调的生活
优惠价:33-109 元
对杂志及物流有任何问题
请联系橄榄古典音乐
小编微信/ganlanmusic
手机/13601977457(尽量短信)
小编在线时间:工作日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