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基本构造
小提琴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面板、侧板、音柱等。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
小提琴有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方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
器乐分类
小提琴分电子小提琴和木琴两种,两者发声原理迥乎不同。电子小提琴与普通小提琴最主要的区别是电子小提琴不用共鸣箱,不像普通小提琴一样通过音柱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振动发声,所以弦的震动要靠琴弦根部下方的几个磁拾音器(就像电吉他的一样)拾取,然后通过音响放大。电小提琴不插电也能拉响,但那个声音根本不像是小提琴,而且声音极小,就像蚊子叫。和普通提琴外形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拾音器,类似于吉他家族中的箱琴;还有一种是电子调音共鸣的,没有共鸣体,看上去是“楼空”的那种,通过电子电路对微弱的振动进行拾取放大及调音。
提琴派别
科雷利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奠基人。他所写的奏鸣曲,在快板乐章中摒弃了那些非音乐性的效果,而着力于辉煌、有活力的旋律塑造。他的慢板章,富于歌唱性,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维瓦尔迪是意大利学派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人物。他是采用乐队为小提琴伴奏的首创者。他的这一创举,使协奏曲具有交响性,并增添了戏剧性。塔尔蒂尼是18世纪欧洲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是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奠定了由 3个乐章组成的早期小提琴奏鸣曲的曲式。
到海顿、莫扎特时,音乐作品的旋律线条具有更大的起伏,音量上要求具有更有力的重音,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随之而改变,从而产生了1785年法国人图尔特的现代小提琴弓的创制,在运弓上有了发展与提高。
1700年左右,德国作曲家写的小提琴作品使用了比意大利人还要难的技巧,特别是在使用和弦、特殊调弦法,以及某些描写性的演奏效果方面。小提琴已经发展为一种技巧性很高的乐器。巴赫的6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对演奏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著名的演奏家约阿希姆的历史功绩,在于把非凡的演奏技巧用来忠实地再现作品的音乐内涵。巴赫的6首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就是由于他的演奏,被现代小提琴家们公认是小提琴复调音乐作品的高峰。他的另一历史功绩是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生,20世纪初优秀的小提琴教育家奥尔就是其中之一。
1795年巴黎音乐学院成立,它成为年轻的小提琴家们向往的学府。波兰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他在继承法国学派的演奏风格上,增加了浪漫派色彩。1862年维尼亚夫斯基把他的演奏技巧带到了俄国,为以后出现的俄罗斯演奏学派的宽广发展,打下了基础。奥地利人克赖斯勒1887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他继承和发展了维尼亚夫斯基的揉音技巧,使他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音色变化。
在小提琴演奏史上有法比学派这一名称,是因为这两个学派不仅在形成时间上相距不远,而且又都受维奥蒂的影响。
奥尔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近50年的教学,使他成为20世纪初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海费茨、埃尔曼、米尔斯坦、津巴利斯特等世界第一流小提琴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不过,早在奥尔之前维厄唐和维尼亚夫斯基等曾长期在俄国教学和演奏,可以说俄罗斯学派是在法比学派的基础上自然地、历史地形成,而不是某个人的创造和建树。
,敖得萨音乐学院的斯托利亚尔斯基、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扬波利斯基和莫斯特拉斯等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事业,形成了苏联小提琴学派。需要提及的还有美国著名的小提琴家斯特恩。他与俄国学派有很深的渊源,又曾受法比学派的影响。他曾两次来中国访问,进行演奏和讲学活动,给中国年轻的小提琴家很多教益。
社会影响
一、关于小提琴的性能与功能
小提琴为拉弦乐器,由欧洲古代的弓弦乐器经长期演变而成。小提琴为木制,由琴颈和琴身两部分组成,全长约为600毫米。音域很宽,约四个八度。将琴身夹于下腮与锁骨之间,以左手执琴颈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它是独奏、重奏和管弦乐队中的重要乐器。小提琴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音域宽广,称得上是音乐性能优良、音乐功能广泛的乐器。
二、关于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小提琴之“首席”之名,来自交响乐队。“首席”者,第一也,故首席小提琴也称“第一小提琴”。在西洋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明显地居于重要的位置上,如果是首席小提琴,还会起着榜首与领衔的艺术作用。
主 编:吕星星
副主编:叶嘉慧
执行编辑:李 蕊
图文编辑: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