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世纪七十年代初。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贾主任主持部务会,专题研究师业余演出队学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问题。会上有各种意见,一种认为举国上下都在学演革命样板戏,,;另一种意见认为,演出革命样板戏,难度大,要求高,师业余演出队只有二十几位来自连队的战士,台上只能表演刺刀锣鼓加咋呼,根本不会演京剧,演不好会招来丑化英雄形象之嫌,;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演《红灯记》需要一百多号人,比一个连队的人数还多,业余演出队没有编制,只能从作战部队抽调,这样会影响部队正常训练,削弱部队战斗力。
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大家只好将目光投向贾主任。贾主任似乎成竹在胸,开门见山:“学演革命样板戏是师党委决定的,今天开会不是研究演不演的问题,而是研究落实师党委决定,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演好《红灯记》的问题。师党委决定,演出队员名额由司令部解决;经费由后勤部筹措;征召演职人员,购置器材,。”然后强调:“现在当务之急是征召演员,李玉和我已找到,就是师医院宋医生,在医院文艺晚会上,他唱了一段“临行喝妈一碗酒”唱得好,嗓门高,气势壮,字正腔圆。他形象也好,个儿高、方脸,像李玉和。我找他谈了话,,立刻投入学唱李玉和唱段,他决心很大,李玉和就这样定了。下一步重点找李铁梅、李奶奶和其他演员,重点是李铁梅。眼下正逢征兵时间,,到征兵地区寻找李铁梅和李奶奶。要深入调查,不辞劳苦,千方百计地完成任务。从到达接兵地区起,要每天电话汇报。”
演唱京剧《红灯记》选段
贾主任有个不服输的犟脾气,看准了的事情,抓不出成果不收兵。记得1964年,全军组织团战士业余演出队调演,每个大军区选拔一个团业余演出队晋京,,他亲自组建团业余演出队,亲自出题目组织创作排练,决心制造条件,代表军区晋京。经过师、军、军区各级比赛,均获得第一名,代表军区晋京参加了全军大调演。
贾主任心里明白,演样板戏非同演小节目,是唱念做打四艺俱全的真功夫。现在一无所有,白手起家,一切从头做起,谈何容易。可他已经在师党委会上立了军令状,没有退路,只好知难而进,打好这场硬仗。
那些日子他寝食不安,天天守在电话机前,等待征兵人员传来好消息。可从征兵地区打来的电话均说没找到李铁梅、李奶奶。同时不无泄气地说:“我们征兵地区是穷困山区,找讨饭的好找,找演戏的实在太难。”贾主任一听火了,急了:“穷山出俊鸟,就看找不找,别说泄气话,找不到就别回来。”贾主任电话一放,坐在办公椅上,半天没动。
凌晨,贾主任刚刚入睡,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催醒,徐科长打来电话,激动地说:“主任,李铁梅找到了。”贾主任说:“好啊,快说说情况。”徐科长说,是在一个矿区中学生晚会上发现的,一个女生叫晓霞,16岁,初中三年级。她在这个晚会上唱了一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唱得很甜很美,她人也长得美,细高个儿,虽然生在矿区,但白白净净,酷像李铁梅。贾主任高兴地说:“快办手续,快带回来。”
某师业余演出队排练节目
晓霞来到师部已是深夜,贾主任宿舍的灯一直亮着。老伴杨大姐做好一桌丰盛的晚餐等待给徐科长和晓霞接风。晓霞一进门,贾主任乐了,怎么看怎么像李铁梅,他急不可待地让晓霞唱了“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贾主任听完情不自禁地拍着徐科长肩膀:“你功不可没,喝酒!”
接下来几天里,接兵人员又先后来电话,报告贾主任找到了李奶奶等演员。接着又从军区文工团和省城请来了导演、形体教员、琴师、化妆师、舞台美术师,派人到上海购买了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订做了演出服装。师电影队从军区文化工作站借来了电影片《红灯记》,天天为演出队放映。尔后演员、乐队、舞美、灯光、音响、服装、化妆分头训练准备。
在合成排练的那天上午,贾主任登上军人大礼堂的讲台,面对台下一色军装、整齐就坐的演出队全体演职人员作“战前动员”:同志们,排练《红灯记》的战斗就要打响,你们个个都是冲锋陷阵的文艺战士,要不辱使命,勇于拼搏,严格要求自己,密切搞好配合,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排演任务。用精彩的演出落实师党委的决定,满足部队广大官兵的期望。现在我宣布,排练《红灯记》正式开始!
贾主任话音刚落,全体演职人员立马登上舞台,按分工各就各位,开始合成排练。一时间军人大礼堂灯火辉煌,鼓乐齐鸣,唱声不断。《红灯记》旋律回响在军营上空,回响在官兵心中。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排练,准备正式与观众见面。
首场演出在周末。,地方戏剧界名家大腕及部队官兵代表陆续入场。这是一场十分难演的戏,首场更是难度很大。这些从部队选调和刚刚从地方应征入伍的战士,首次登台演出整场样板戏,乐队也是从部队和地方选来的新手刚刚组建,能否演好,;其次,当时从京城到县城甚至到公社所有的礼堂、剧场都在演样板戏,电视台,广播电台全天候地播映样板戏,观众对《红灯记》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再者城市乡村,男女老幼都会唱《红灯记》选段,对剧情都能背得下来,而当时台下就有京剧名家在场,演出出现一点问题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躲不过他们的耳朵。
初生牛犊不怕虎,军人不怕风险高。使观众难以置信的是,首场演出竟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功。从开场到剧终没有出现一点纰漏,每位演员都做到了表演到位,唱腔准确,入情入戏,情绪饱满,稳稳把握了戏剧的节奏和情绪,唱念做打都很专业。尤其是铁梅一出场就吸引了满场观众,那身段,那形象,那精气神,那京韵十足的唱腔,那惟妙惟肖的表演动作,活脱脱一个观众心目中的刘长瑜。她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不断引来台下阵阵掌声。
乐队是贾主任所担心的,阵容小,满打满算坐不了半个乐池,而且多数是生手,临阵磨刀不快也光,经过一个月的昼夜苦练,这帮年轻人竟熟练地把握了《红灯记》的音乐旋律,乐队指挥是部队老文艺骨干,他甩开双臂,挥汗如洗地指挥,每个演奏员聚精会神,动作协调,有板有眼地演奏着每个乐章,与台上演员配合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十分默契。台下观众席上的专业京剧团乐师听着台上的演唱和乐队的演奏,在腿上打着音乐节拍,脸上堆着满脸的笑容。
首场演出成功。贾主任当夜美美地睡了一觉。
次日,师党委决定演出队放假休息三天,准备下部队巡回演出。
军队大礼堂前,全体演职人员整装列队待命。贾主任作简短动员,演出队出发。各部队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演出队,像过节一样观看《红灯记》演出,场场演出迎来满堂喝彩。最吸引观众眼球的自然是晓霞了。每演完一场,年轻官兵都在兴致勃勃地议论晓霞,眉飞色舞,乐不可支,晓霞成为了战士的偶像。在部队巡回演出结束后,又先后到军区机关和地方各城市、厂矿、学校演出,依然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红灯记》的演出成功,锻炼了队伍,增强了自信,鼓舞了士气。于是师党委又决定先后排演了京剧《杜鹃山》,歌剧《洪湖赤卫队》。晓霞分别饰演了一号人物:柯湘,韩英。晓霞悟性好,聪明,模仿能力特强,很快掌握了唱腔和表演动作。成功塑造了柯湘和韩英两个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艺术形象。到部队和地方演出获得高度赞扬和欢迎。邀请演出的单位纷至沓来,演出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影响越来越大,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晓霞的专题片,各大报纷纷报道,重点宣传晓霞。
一天,省城京剧团派人到部队,商调晓霞入专业京剧团,。他们没有想到,当时晓霞已成为官兵心目中的偶像,是部队重点培养和保护对象,不可能放行。后来他们又找到了军区,也被婉言相拒。
芳华岁月
正当晓霞声名鹊起,如日中天之时,。舞台上一花独秀的局面开始打破,举国上下大演样板戏的热潮开始降温。部队开始落实编制,清理非编人员,教育训练走向正规。
师党委决定,落实上级指示,解散业余演出队。器材和物资予以封存。演职人员有的下部队,。晓霞对部队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难得的文艺人才,在官兵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贾主任本想将她安排在机关直属队保留下来,但她除了演戏没有任何部队工作专长,部队已经没有她的用武之地,无奈只好安排她转业。
晓霞转业到了一个山城群众艺术馆,从此销声匿迹,再没有听说她登台演出。
责任编辑:吴佘
12461625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