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石首跳三鼓的沿革、形式及特点
在湖北石首地区,流行一种由三人表演的民间曲艺——跳三鼓。由于是三人演唱,齐奏三件乐器,所以又称之为“三鼓”,主要用于悼亡祭奠活动。1958年版《石首方志》记载:丧事,则有丧礼,亲朋纷纷来祭,并守灵柩,整夜打三鼓伴灵。
关于击鼓而歌悼念亡灵的形式,传说起源于2000多年以前的庄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方箕居鼓盆而歌”《庄子•至乐》。庄子为战国时宋国蒙城(今安徽亳州蒙县)人,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合灭宋,蒙城一带归属楚国,所以,鼓盆而歌悼亡祭奠的习俗在荆楚之地流传开来。现在,石首、、松滋、江陵、沙市以及湖南的华容、南县、安乡、澧县都比较流行,而独以石首尤盛。
随着时代的变迁,由“鼓”还增加了“钹”,人数也增至三个。表演时,场内放一张普通大方桌,表演者大多着普通服装,也有视场景着“孝装”或者“喜装”的。击鼓者坐在桌子左边,鼓面平放,双手持鼓槌而击。甲乙二位演唱者各左手持钹,钹面向上,右手持一枝筷子击钹。演唱前,由鼓点发令,鼓钹齐鸣,发出“锵、锵”(鼓钹合奏)和“咚、咚”(鼓独奏)的乐声。“锵”音高亢激昂,明快欢乐。“咚”音沉着稳健,短促有力。两种乐器演奏,配合张弛有序,可发出精妙绝伦之音。据跳三鼓传承人讲述:鼓钹合奏,犹如天地中之阴阳,宇宙中之乾坤,物种中之雌雄,历史中之衰兴,奏出的是太平盛世,鸣响的是康乐福音。
随着一声沉闷的“咚”声,鼓钹停奏,开始演唱。演唱者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勾住钹靠在左腰间,钹面向下,左手另三个指头夹住筷子轻击钹面,发出轻微的“叮、叮”声。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钹眼中的红绸带,边唱边舞。两人站在桌子两边,不停地交换方位。概括起来说,其基本要领是:右手筷子左手钹,上靠膀子丁字脚,三步走,朝前梭,左右不离桌子角(石首方言读“国”),两人对面笑呵呵,你一个歌我一个歌,鼓声不停舞不落。
演唱的基本程序是:开场白、致词(分孝鼓、喜鼓、寿鼓)、正书、归原或幺台。甲乙俩分别轮流唱,有问答式、解说式,也有陈述式。“唱、白、念”夹杂。
唱词的基本韵脚是“谈、讲、议、论、评、说、夸、表、睡、猜、曰、谱”十二字诀。其语句工整,用词讲究。唱腔主要有“卡七字句、扬嗬嗬、欢调、三句半、十字调”五种。每句多用“嗯”字开头,起音较低,在“哆、瑞”音阶之间。中间变化较大,激动处有高音。结尾时节奏放缓,音调降低,多在低音的“梭、拉”音阶内,用“哼、哼、哼哼哼”的颤音收句。每段的最后两个字都是甲乙二人合唱,有时击鼓者也伴唱。这种曲艺结构依字行腔,以声润色,使人物情绪得到充分的表现,具有原生态的曲艺音乐特征。
曲目按内容分有“孝歌、寿歌、喜歌”三种,按形式分又有“点歌、正本、叮头子”之别。孝歌主要有《纣王焚香》、《子路负米》、《曾子行孝》、《十月怀胎》;寿歌有《三庆寿》、《八仙贺寿》;喜歌有《结婚喜歌》、《爱字歌》等。
最风趣的是“叮头子”,也叫“见子打子”(即兴演唱)。由甲乙二人临场发挥,以互相挖苦、嘲弄、戏谑为主。有时也在观众中找一个熟识之人或者是美女、少妇做对象,根据其衣着打扮,音容笑貌而唱脱口秀。这种演唱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场面气氛十分活跃。
无论是传统剧本还是新编剧目,跳三鼓大多都是贴近生活之佳作,既能体现主家之愿景,又能把握时代之脉搏,深受大众之喜爱,这就是在文艺节目如此丰富的今天,石首跳三鼓这一民间地方曲艺,仍有她一席之地的缘由。
石首跳三鼓的传承、发展及保护
赵植中,男,1938年9月出生,初小文化程度。5岁丧父,从小由叔父抚养,13岁时师从袁为寿谱系第四代传承人郑启焕学艺。赵老先生现为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石首市民间曲艺家协会理事、石首市跳三鼓协会原会长。在他的带领下,石首跳三鼓得以长足发展:紧扣时代大胆创新,1963年编的《转好思想》,1964年编的《歌唱王杰》,1965年编的《两本账》,1981年编的《扫除六害》,,2010年以来编的《建设玉石首》《话龙虾》《响起三鼓唱新村》等剧目,均分别获省、地、市(县)创作、演出一、二、三等奖或优秀奖;发展会员培育新人,现有表演歌班16个,协会会员108人,队伍里首次有了女性表演者,这不能简单的看作是性别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这种表现形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变化,为石首跳三鼓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7年,石首跳三鼓申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2014年,又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称号。石首市政府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予以扶持,保护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石首市文旅局组织专班力量搜集了大量流散于民间的传统曲目,整理出了跳三鼓资料集,制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曲目片,建立了传承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
搜集的部分跳三鼓唱本
石首跳三鼓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而传承下来,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学价值和传承学价值,并且对于民俗学、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曲艺说唱形式等,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真实的样本,对于促进人民大众的文化认同、和谐人文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