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人间仙境蓬莱,素以“海市蜃楼”、“八仙过海”等奇观美谈而文明天下,古时更以登州府而小有名气。仙境常萦绕仙音,因此蓬莱时时都能听到阵阵富有阳刚之美的声声号角,这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蓬莱大杆号。它又名“喇叭”、“招军”、“先锋”、“号角”,是无孔无键、直管吹奏的铜管乐器,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向世人展现,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前世传奇
公元1553年(明代嘉庆三十二年),蓬莱大杆号便在戚家军的军事演习之中奏响。我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1587)所著的《纪效新书》中曾记载:“摇旗报有贼至,听吹钹锣起身,听吹摆队伍喇叭,即整鸳鸯阵,二队在左者左出”,“听再吹单摆开喇叭,即分三才阵,如不再吹单摆开喇叭,是不分三才阵,只以鸳鸯阵听号交锋,但以吹喇叭为准”。他在军中设立蓬莱大杆号军乐队,古蓬莱大杆号军乐曲《戚家将军令》就诞生于这个时期。明王圻《三才图会》亦记大杆号:“多用于军中”。《纪效新书》据蓬莱当地吹奏艺人的师承推断可追溯到五辈之前,可见此类乐器历史之悠久。
(《大杆号吹奏乐》记载书籍 王金鹏摄)
古代的大杆号在军中用于操典、演兵、战斗等武士活动中,而后经长期演变,流传到民间,便成了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乐器。蓬莱大杆号吹奏乐在民间被广泛应用于起轿、催妆、落轿、贺新房、祭海等民间俗事活动,还用于各种节日、娱乐及古代官僚出巡迎宾等活动中,具有浓郁的蓬莱地方特色。
(陈光强拿出他祖爷爷留下的已有260多年的大杆号,是目前留在世上保留年代最长久的而且长度最长的大杆号,长2.79米 刘志刚摄)
解放后,蓬莱大杆号吹奏乐迎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在蓬莱的东南、西南和南部地区,几乎村村都有大杆号吹奏乐队。每逢节庆庆典或是红白喜事,总会听到大杆号嘹亮、雄壮的声音。1996年,蓬莱大杆号乐队在“齐鲁广场民间艺术展演”中演奏“戚家将军令”获得“红牡丹奖”;在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和全国民族风情艺术节中,蓬莱大杆号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示,赢得了中外朋友的赞扬。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蓬莱大杆号吹奏乐又在积极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刺。
古老的蓬莱大杆号吹奏乐,经过非遗传承人的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至今仍在社会上流传。蓬莱大杆号协会业务会长陈光强就是一位在蓬莱目前吹奏水平最高、传承辈数最长的一位大杆号艺人,1946年生人的他从小7岁就跟父亲学习蓬莱大杆号,家中有一支具有260年的老大杆号,长达2.79米,喇叭口上沾了些铜锈,但依然保存完好。
今生故事
(大杆号的构造 王金鹏摄)
当今的蓬莱大杆号不同于宋、金时期的大杆号,也形成了与其他地区大杆号不同的独特特征。据了解,蓬莱大杆号是一种无孔无键、直管吹奏的铜管乐器,它的构造,由两节套在一起,长约8尺,号的上端顶部有凹形号嘴,下端喇叭口径为十五、六公分。平时两节套在一起,用时拉出。吹奏时必须站立,以右手将号托起上昂45-50度角,演奏时左手按号嘴放于嘴角,能够准确吹奏出音符、旋律与和声,声音高亢、粗犷。
(大杆号吹奏乐传承人之一陈光强先生 王金鹏摄)
除在长短、构造、质地上有区别外,蓬莱大杆号还有多种的吹奏形式。一般有单奏和与大鼓、大锣合奏,以及与民间吹打乐合奏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吹奏形式也逐渐多样化:首先是流传于民间的蓬莱大杆号在起轿、催妆、落轿、贺新房、祭海等民间俗事活动中用于民间大鼓、大锣合奏以及民间吹打乐合奏。其次是在官僚出巡迎兵活动中用于与开道的大锣、大鼓合奏。再次是在民间节日和各种娱乐活动中,蓬莱大杆号均排于队伍之首,名曰“开路先锋”;在“座棚”吹奏时,蓬莱大杆号排列在队伍两侧,名曰“把阵”。目前蓬莱大杆号吹奏乐的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据普查统计,该吹打乐包括3大类别1大品种。3大类别是:吹打乐,锣鼓乐,吹打唱;1大品种是:E大调 。
(大杆号吹奏乐队经常活跃在乡镇,为各种礼仪和胶东传统民俗——乡村赶山庙会演奏 刘志刚摄)
当前蓬莱大杆号的乐曲大多是由艺人们即兴吹奏而成,由于该乐器在民间流传已久,历代吹奏艺人在漫长的实践中,已使乐曲结构、音调进行等方面形成了固有的风格和规律。乐曲可分为武事性乐曲、礼仪性乐曲、祭祀性乐曲和娱乐性乐曲四类。武事性乐曲具有威武雄壮、气势宏大等特点;礼仪性乐曲具有喜庆热烈等特点;祭祀性乐曲具有庄严肃穆等特点;娱乐性乐曲则具有欢快明朗、诙谐幽默等特点。大杆号艺人们还根据当地的民间音乐改编成大杆号的演奏乐曲,如《五更小调》、《十思乡》、《跑四川》等,某些京剧曲牌同样也是大杆号的保留曲目,如京剧“二黄调”等。
(大杆号吹奏乐队经常活跃在乡镇,为各种礼仪和胶东传统民俗——乡村赶山庙会演奏 刘志刚摄)
虽然结构简单,但蓬莱大杆号有较难的吹奏方法和复杂的技巧。它能够准确演奏出音符、旋律与和声,这是其它地方大杆号所达不到的。蓬莱大杆号能吹奏g-g2两个八度,气力足的人还能吹出a2-b2。吹奏时主要运用丹田气,唇齿之间必须保持一个适宜的“风门”,气要放松,切忌挤出,才能吹出纯正的声音。吹奏的音阶和曲调均由气体力度大小强弱、唇齿之松紧来控制,才能响而不噪,这就需要较深得功底和较大的气力。蓬莱大杆号的吹奏技巧是多种多样的,艺人们归纳为:“塌”、“挑”、“颤”、“顿”、“滑”、“臌”、“连”、“粘”等等。各种技巧又有不同的表现特点。
(庆祝仪式上的大杆号吹奏乐表演 王金鹏摄)
服装上面,蓬莱大杆号也形成了自己多样的风格,包括各式头巾、服饰、靴鞋,如戚家军盔甲、战靴、戚继光帅服、帅盔等。道具则有戚字帆一面、刀式战旗77面(象征赵云七进七出)等。
(文字资料来源:刘志刚、王金鹏)
业内品析
俞祖华
鲁东大学教授
大杆号吹奏乐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演奏技巧,是蓬莱人民深厚的生活底蕴和卓越的艺术创作才华的综合体现,为研究古老的蓬莱民间音乐提供了历史参考,对蓬莱民俗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价值。
刘志刚
山东工商学院老师
烟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大杆号作为一项艺术表演形式,主要在礼仪、会议、展示表演等方面发挥作用。大杆号的主要是通过单音、嘴型变化,演奏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曲目,是一种相对“神奇”的表演形式。目前大杆号的发展可以注重于曲目的创新,在合理的难度和节奏下,超出民乐的范围,创作更多通俗曲目。
非遗资源的保护传承大多是通过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受传承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非遗项目存在着传承不正统甚至是失传的可能,而民间的吆喝声、叫卖声等民俗文化更是逐渐流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烟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众多,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有更多的非遗项目需要人们领略、传承。
《讲述非遗故事》系列稿件将采用记录的形式,走过烟台全境,带领读者品味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人们体验、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文脉得以更好的传播和继承。
《讲述非遗故事》系列②
万科V盟携手大小新闻弘扬烟台传统文化,赞美城市生活,志愿保护传承烟台非遗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