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0 14:56:27
上期回顾:【拾遗录】谈丝品竹(一)原初之韵
请点击这里查看
12
民乐科普・礼乐之邦
撰文:Dle
编辑:瀛月
在农耕社会的劳作中,大自然的松涛竹韵,鸟语虫吟,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中的美,赋予了他们节奏和音调,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歌舞的艺术形式来再现他们从劳动实践中所得到的认知、思想和情感。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上古文化中, 音乐与诗歌舞蹈是分不开的。这些原始歌舞或是和图腾崇拜有关,表示了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或是为了体现劳动生活的情形,反映了自然规律;或是对部落领袖和斗争胜利的歌颂。
这些歌舞表演多为群体活动。《吕氏春秋·古乐》描述了葛天氏部落的壮士们三人一组,裸露着上半身,头带羽冠,手执牛尾,踏着脚步跳舞的场景。他们用最朴素的歌声与神灵对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小篆中的“巫” 由甲骨文中的舞演变而来,象征着一个身披兽皮,挥动牛尾的占卜者。)
原始社会末期,规模较大的乐舞开始形成。 夏、商的人们把音乐作为祭祀先祖和求神问卜的工具。这一时期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在行祭时负责舞蹈、歌唱,他们也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统治者掌握祭祀权的同时也控制着音乐的享用权。《管子》中夏王桀“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既表现出了夏桀的骄奢淫逸,也说明了夏、商音乐水平的进步。乐舞人与宫廷乐队的出现使艺术表演正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社会分工。
到了周代,武王伐纣统一了天下。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统治者们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秩序规章:礼乐制度。
《荀子·儒效》说武王“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礼和乐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如果说“礼”是一种对行为和道德的规范,引导人们自律、向善,那么音乐就是调和世间万物的纲纪,是人们在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方式。君臣父子就如音律一样,要有序协调,才能奏出和谐之乐。
(传统音乐节上演的《大武》)
在周代的音乐中,用于祭祀天地和先祖的正统音乐被称为雅乐,因为周人自称”夏人”,而“雅”字通“夏”。
最早的雅乐为“六舞”,分别是歌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和武王的《大武》,表演形式如同现代的歌舞剧 。它们是原始乐舞的最高典范,孔子看了《韶》的演出后“三月不知肉味”。雅乐也是当时贵族子弟的必修课,根据《周礼·春官》的叙述:王室的音乐机构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以乐舞教国子。”而所教的内容,便是这“六舞”。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周初礼乐制度的影响,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变得更为广泛,民间音乐的发展也青云直上。
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听到音乐的声音:齐国的百姓,鼓瑟吹竽,无人不会乐器;秦国的宴会上,宾客们敲着瓦罐,拍着自己的大腿,为歌唱伴奏。伍子胥落魄时,在吴国的集市里吹箎要饭;荆轲出发前,也在易水旁执酒而歌。人们在田野里唱歌,也在街巷里唱歌,以至于乡邻里有丧事的时候,唱歌的声音才会暂时停下来。
于此同时,乐器演奏也变得更加丰富,琴瑟等技巧丰富的独奏乐器开始盛行。宫廷乐队也不再局限于钟鼓乐,“滥竽充数”的典故中,齐宣王请了300多人为他吹竽。统治者们有时还会用音乐作为外交礼物,卫国的乐师师涓跟随卫灵公出访晋国,为晋平公弹琴。民间的音乐能手也纷纷流向各国的都市,靠音乐谋求生活,《列子·汤问》记载韩国的女歌手韩娥在临淄城门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而民间俗乐在各阶层的盛行却是极力维护礼乐传统的儒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儒家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观,孔子和孟子都“恶郑声之乱雅乐”。可随着周王朝的衰落,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大,郑卫之声,仅仅过了三百年,就成为了社会潮流。
而作为正统的雅乐,却渐渐被贵族隔阂。魏文侯对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梁惠王也对孟子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是什么导致了春秋时期的礼乐崩坏?民间的俗乐又有什么样的魅力,能比让孔子“三月不食肉味”的雅乐更受欢迎呢?
(未完持续......)
长按扫下方二维码 ?
喜欢就关注我们哟: )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与评论!